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正文

思政教研室举行2013-2014学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集体备课

发布时间:2013-10-30发布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阅读次数:

2013年10月29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研组在11号楼206教室举行了集体备课,崔霞、赵立、宋慧、王静、刘艳5位教师参加了此次备课,课程负责人赵立教师主持了此次备课会。

崔霞老师代表马原课程教研组,在此之前参加了湖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后反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重难点变化,各位教师在此次集体备课会前,已积极进行新教材研读,贯彻落实新教学大纲的要求,为第11周2013级新生开课做好了充分准备。赵立教师为此次备课会精选了示范课题,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细致的讲解与讨论,希望通过此种形式可以将专题钻透、讲透、讲活,让学生能够在抽象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感受哲学与生活的精彩链接,增强课程讲授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赵立老师以“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的“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选题,为本次备课会做了精彩铺陈。他认为在这个专题里首先非常重要的要对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概念进行界定,帮助学生认识哲学概念溯源、什么是哲学,利用生活中的哲学智慧引起学生对该课程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他强调教材中对哲学的定义是“科学的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落脚点应当在解读“科学的”、“系统化的”与“非科学的(宗教、神学)”、“零散的”区别。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讲解,要帮助学生对理解的误区进行关系重建,重新认识“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通过具体事例认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中有关“物质”观念的识别;关于意识、时间、空间、运动这些知识点则可以不做过多的阐述,最后的落脚点在于让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宋慧老师以“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为选题,具体阐述了“矛盾的规律”、“质变与量变”、“肯定与否定”三个知识点的教授。从帮助学生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二者的不同解读为切入点,运用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例将艰涩难懂的规律性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感性直观材料,颇具创新性。首先,她认为关于“矛盾的规律”,要帮助学生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与悖论的关系梳理,运用经典案例,如“塞翁失马”、“罗素悖论”、“邓析赎尸的诡论”帮助学生理解;其次,在“质量互变”规律中讲清楚质与量的规律、质与量的关系,利用丰富的事例材料及直观的视频展示,如《爱的四季》、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温水煮青蛙等,引人入胜;再次,在对“肯定与否定”规律的阐述中,重在运用探讨的方式,利用谜语、视频等,让学生在生活、学习实际中认识“辩证的否定观”的重要意义。她的讲解让各位教师最为深刻的感触是,在日常积累中搜集更多具有感性的材料,辅助学生学习与思考,对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的重要意义。

王静老师以“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中的“认识与实践”为选题,讲授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三个知识点。首先,她阐发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用具体案例来加以证明;其次,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二者为探讨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获取直接经验的关系,联系到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一些学生疏于专业学习,盲目追求兼职或实习工作的误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与认识观。同时利用“狼桃与西红柿”的事例表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次,阐发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的观点、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重点在于阐述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利用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真象”、“假象”,联系当前信息爆炸时代如何对于舆论、传闻的鉴别与理性认识,实现拨开事物表象,透视深层次的本质。

刘艳老师以“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中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为选题,以经济基础的含义及其构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为内容概要,结合具体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首先,她简单的将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在中学阶段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需要挑拣出学生不熟悉的部分去进行重点讲授。她认为该选题中,经济基础内涵的理解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经济基础指的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梳理”、关于国家的起源4种主要观点的梳理是需要给学生加以补充的知识内容。其次,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讲授中,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解,以小笑话、讨论“焦大为什么不会爱上林妹妹”来帮助学生认识该决定关系,同时以“经济快速发展”与“道德滑坡”的相悖发展来关注该种“决定”意义存在的特殊情况,即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再次,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强调从历史长河发展来考查,落脚点在于帮助学生认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崔霞老师以“第四章—资本主义形成及其本质”作为选题,梳理了该章各节知识点的内在逻辑与框架,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首先,她认为该章第一节围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展开,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表现为商品经济,生产关系是私有制,生产力的矛盾表现在商品与货币交换不成功、价值规律不能发挥正常作用,生产关系的基本问题存在于私有制会导致生产与交换的中断,于是整个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表现在“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引用“欧洲债务危机”来辅助分析相关知识点。其次,她认为第二节的逻辑焦点在于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即为其生产关系,包括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分析、劳动者成为了商品之后,剖析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就是剥削,剥削支撑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政治制度发展。而剥削又反映在劳动者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四个环节方面的不平等。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周转与循环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出现了两极分化、劳动者失业等资本主义丑恶的剥削表象。再次,她以“生产过剩”为中心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结合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危机的根源与特征。

本次集体备课会结束后,各位教师交流与讨论了在教学中的体会,并纷纷表示以后应当多开展类似的交流、讨论,建立资源共享与及时交流机制和平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变革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趣味性、新颖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