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进行时——传承红船精神,续写红色华章
发布时间:2025-08-11发布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阅读次数:
8月1日,外国语与教育学院的王彬垚、魏小燕、叶静雯、陈囿安、黄凌云组成的“知行传文”实践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珊珊的指导下,结合武昌首义学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为主题的暑假“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实地走访了浙江省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对纪念馆及周边红色遗址进行探访、考察,挖掘南湖革命纪念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探讨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新途径。
红船之源:百年征程南湖红色文明脉络
南湖革命纪念馆是承载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记忆的重要场馆,是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的重要文化窗口,其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建馆之初,其新馆于2011年建成开放。这里是中国展示建党历史较为全面、保存红色文物丰富、广泛传播红船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园区开放面积3.8万平方米,有“红船起航”基本陈列厅、中共一大史料馆等7大区域、50余个展陈点。其中“开天辟地”展厅是核心区域,新馆以“红船精神永放光芒”为主题展陈,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和南湖红色文化对中国革命历程的重大意义。
展馆新貌:数字赋能,打造红色体验新场景
实践队员步入展馆,眼前的红船复刻模型屹立在中心,两侧的石刻展现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场景;沉浸式剧场营造出穿越时空的空间,光影交织间重现中共一大召开场景;弧幕投影生动演绎红船故事,让革命历史“鲜活可感”;互动答题屏、红船明信片打卡等等,实现游客与红色历史的趣味交互。通过这些先进的展示与交互技术,使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南湖革命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伟大的建党精神,仿佛穿越百年,与革命先辈进行了一场近距离对话。
红船焕新:红色文化的沉浸式传承之旅
在这里,红色文化借由情景党课、数字化展示手段“活”了起来,红色研学营、党史情景剧等创新形式接连开展。与传统展馆参观模式不同,如今的南湖革命纪念馆构建起多元体验场景——情景党课重现革命先辈议事场景,数字化技术让百年党史可触可感,红色研学营以党史知识浸润心灵,党史情景剧汇聚红色故事演绎。游客沉浸其间,既能在展厅感悟革命初心,又能借互动体验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红色教育与情感共鸣的双重升级,让红色展馆成为八方游客的精神打卡地,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赓续红色血脉:南湖革命纪念馆的传承使命与时代担当
本次对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实地走访,不仅仅是一场深刻的红色文化探访,同时也呼吁大家进一步了解更多的红色文化传承信息。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嘉兴学子将持续以实际行动阐释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总而言之,作为中国展示建党历史最具代表性的红色场馆之一,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更以“红船精神发源地”之姿彰显中华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此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更加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明白了红色教育的重大影响,探寻红色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为红色基因传承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积累素材。
供稿:黄珊珊
审稿:石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