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多支团队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红色全景资源创意展示大赛中斩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11-07发布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阅读次数:
近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红色全景资源创意展示大赛圆满落幕,在我院杨再东、胡蓉、虎仕浩、黄珊珊、张瑾等多位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凭借五件主题鲜明、创意十足的红色全景作品脱颖而出,从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330 余所高校提交的 1700 余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五项荣誉,再次彰显我院在红色文化育人与数字思政实践领域的扎实功底与创新实力。

本届大赛自 6 月启动以来,我院始终将其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主动发力,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与学生专业特长,精准组建参赛队伍,为作品创作提供全方位支持。指导过程中,教师们全程跟进,从主题立意、内容架构到技术呈现层层把关;带领团队深挖红色资源背后的历史内涵,结合数字媒体、历史学等专业知识优化作品表达,同步解决全景拍摄、史料考证、交互设计等难题,推动每一件作品都实现历史真实性与创意表现力的高度统一。

此次获奖的五件作品,均以 “活化红色记忆、传播红色精神” 为核心,通过全景超高清、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让红色资源可感可触。其中,杨再东、张瑾老师联合指导的《解码报刊红色密码:龙源红色报刊博物馆中的党魂印记》,以馆藏红色报刊为切入点,通过文字解读、场景还原等形式,解锁革命年代的思想密码;两人共同指导的另一作品《踏浪前行:走进横渡长江博物馆的激情岁月》,全景再现渡江战役的壮阔场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军民同心的磅礴力量。胡蓉、张瑾老师指导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聚焦井冈山精神发源地,用数字技术还原革命旧址风貌,传递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的红色内核;黄珊珊、杨芳老师指导的《光影里的红色年轮》,以影像为载体串联红色历史瞬间,让红色记忆在光影流转中代代相传;虎仕浩、张瑾老师指导的《走进詹氏故居:触摸 “人” 字形铁路的初心原点》,探访詹氏故居这一历史地标,挖掘近代铁路建设中的爱国情怀与初心使命。
未来,我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秉承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进一步拓宽红色数字资源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一方面加强与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的合作,挖掘更多特色红色资源;另一方面深化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 “用技术讲好红色故事” 的能力,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赋能。
撰稿:欧阳依娜
审稿:石建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