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正文

李资源院长参加湖北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25-11-07发布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阅读次数:


2025年11月4日下午,湖北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座谈会在武昌理工学院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主题,旨在凝聚共识、交流经验、破解难题,进一步提升我省民办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张彦昌出席会议并讲话,武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高建勋致辞,会议由武昌理工学院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贤则主持。

座谈会现场

 


武昌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高建勋致辞

高建勋书记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武昌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及思政课建设成效。他表示,武昌理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校训精神,首创“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在思政课建设中强化政治引领、聚焦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实践育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他表示,承办此次会议是学校的荣誉,更是学习契机,期待与各兄弟院校携手共进,推动我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迈上新台阶。

会上,我院李资源院长围绕“十四五”期间学校思政课建设成果作交流发言。主要是在教硏室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和体会,特别是聚焦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打造“首义文化”等特色思政教学模块,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况如首义文化研究中心组织撰写《首义文化论纲》,被誉为“首义文化研究的开创之作”,成为传承首义精神、打造文化品牌的标志性成果。同时,学校持续抓好党建工作与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助推“大思政课”建设。

李资源院长作交流发言  

在交流经验的同时,6位发言人在交流中均结合实践提及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短板,部分高校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不完善;二是教学资源整合不足,地域红色资源、行业特色资源与课堂教学融合深度不够;三是实践教学实效性待提升,部分实践活动形式单一,与理论教学衔接不紧密;四是课程吸引力有待增强,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配新时代大学生认知特点。对此,发言人们共同建议,应强化校际协同育人机制,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加大师资培训与引进力度,完善激励保障体系;深化“大思政课”改革,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特色、地域文化、社会实践深度融合。

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张彦昌指出,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召开全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座谈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意义重大。他在肯定我省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的同时,针对部分高校存在的领导重视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结构不合理、课堂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三级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稳定性;三是要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四是要健全保障机制,在经费投入、平台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民办高校更多支持,为思政课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共同推动我省民办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撰稿:田楠楠

审稿: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