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教研室召开2024-2025-2学期《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5-05-09发布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阅读次数:
为切实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强化教师间教学经验互通共享,5月7日下午,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了本学期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由课程负责人宋慧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宋慧老师针对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安排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讲解:一是开课备课方面,宋老师强调要深入熟悉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当下时政热点,精心打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其对课程的兴趣度;二是教材使用上,既要立足教材核心内容,又要适当拓展延伸,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三是“五带”资料需准备充分且规范,确保教学流程有序推进;四是上课注意事项中,提醒教师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观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五是课程考核方式上,明确采用多元化考核模式,综合考量学生平时表现、课堂参与度以及论文考核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随后,陶洁、刘佳、张紫媛三位老师进行了示范课教学。陶洁老师围绕“文化强国建设”专题,从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产业繁荣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刘佳老师聚焦“教育强国推进”专题,结合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详细分析了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关键任务与挑战,以及高校在其中的使命担当;张紫媛老师针对“全球南方合作”专题,通过丰富的国际案例,生动展现了全球南方国家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与发展前景。

宋慧老师对三位老师的示范教学进行了肯定与点评,并强调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一是要精准把握政策导向,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资源、小组讨论等,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政策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政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此次集体备课会为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注入了动力。未来,课程组将持续加强集体备课会的研讨深度与广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以高质量教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课程建设迈向新台阶。
撰稿:刘天枝
审稿: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