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机构 > 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教研室 正文
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教研室召开形势与政策特色课程建设第三次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5-09发布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阅读次数:
为稳步推进形势与政策特色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思政育人的实际成效,5月7日下午,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了形势与政策特色课程建设第三次研讨会。本次会议意在承续前两次会议成果,深入挖掘课程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径。
会议由课程负责人宋慧老师主持,全体专任教师悉数参会。宋慧老师首先简要回顾了前两次会议的重点内容与近期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并着重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要紧密契合时代发展潮流,精准对接学生思想需求,助力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她提到,当下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断面临新挑战,这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教师们需具备更高的政治素养与更深厚的理论积淀,引导学生正确领会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提升他们的政治意识与责任担当。
本次研讨会着重围绕以下几个关键议题展开:其一,在前两次会议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形势与政策课程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的精准定位与独特作用;其二,鉴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最新变化,研究如何更及时、有效地将前沿形势信息融入教学过程,助力学生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其三,交流近期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成果,探讨并完善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其四,围绕课程的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集中研讨怎样通过课程内容优化与教学模式革新,构建更贴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
会上,多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了新颖的教学思路与经验,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参与度、引入热点案例分析增强教学的现实针对性等。这些宝贵经验为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新方向。
宋慧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对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全体教师要时刻保持对时事政策的高度关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时效性与精准性;二是鼓励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合作,通过定期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等方式,共同提升教学能力;三是强调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渠道,不仅要丰富校内实践活动的形式,还要积极与校外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
此次会议是对前两次研讨成果的延续与升华,为新阶段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明确了重点。未来,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教研室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理念,通过常态化举办研讨会,持续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撰稿:刘天枝
审稿: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