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5-2026学年开学工作大会
发布时间:2025-08-31发布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阅读次数:
为清晰规划新学期工作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30日在学院会议室召开了2025 - 2026学年开学工作布置大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资源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会议伊始,李院长对学院暑期工作进行了详细通报。在教师培训方面,学院暑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共有10多位教师参与,培训层级涵盖教育厅、教育部等,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情景模拟、分组讨论等,为教师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提升机会。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中,多位教师积极配合校团委及学院安排,深入基层,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学院顺利完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相关数据的更新与完善工作。科研课题申报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学院组织教师申报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严锴、杨再东、卢文丽、苏婕等老师踊跃参与申报,展现了学院教师积极向上的科研态度。
随后,参加暑期培训的各位教师依次汇报了培训学习情况。
学院副院长张瑾首先汇报了其参加的两场重要培训。7月6日-7月9日,张瑾副院长参加了湖北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训,培训内容聚焦思政课教学规律、建设规律及实践应用,助力学员精准把握思政课“八个相统一”等核心要点,为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8月18日-8月22日,张瑾副院长在中南大学参加了中层干部培训,培训涵盖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拓展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学员在宏观经济、党建业务融合、应急管理、领导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素养。
曾玮杰老师汇报了参加2025年湖北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第一期)的学习内容。研修期间,围绕大别山精神,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形式,让教师们深刻理解了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对于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思政教师肩负的使命。薛胜娇老师汇报了参加2025年湖北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培训班(第二期)的学习内容。本次研修班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走深走实。邹奔老师汇报了参加2025年湖北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培训班(第三期)的学习内容。培训班精心组织学员深入大别山革命老区腹地开展实践教学,实地考察了大别山红色文化实习实训基地和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在历史场景中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与老区人民的奉献精神。黄路平老师汇报了参加2025年湖北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培训班(第四期)的学习内容。培训班安排了四场专题报告,并组织与会教师实地参观了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新城镇金岭村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和历史文化场馆,拓宽了教师们的理论视野,增长了红色历史知识。
综合教研室主任程娟老师汇报了参加思想教育骨干政治能力和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内容。此次培训由程娟老师带队,胡蓉、陈梦思、田楠楠、韩馨香、吕玲萱六位教师共同参与。培训内容丰富全面,在政治理论学习板块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同时,培训还安排了实地参观学习环节,组织与会教师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参观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参观娄山关战斗遗址,重走长征路,体悟长征精神。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聆听讲解,老师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
随后,张瑾副院长对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进行了细致布置。在开学准备工作方面,教师需下载核对课表,与最新教学任务书仔细核对上课时间、地点;查看课时是否充足,若因军训、放假等原因缺课,要及时上报并与教务处协商补课;确认上课校区、教学楼、课堂数量及地点的一致性。同时,要在学习通平台激活课程,加强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课堂问题。开学前要准备好各门课程的“五带资料”。对于开学第一课安排,要求将“三大精神”融入课程,教师需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确保开学第一课取得良好效果。在其他教学相关工作方面,要认真准备上学期期末试卷的自查与装订,严格做好社会实践课程批阅与登分工作,同时做好教学质量奖的申报等相关工作。
会议最后,李资源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对学院思政课建设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思政课要有所作为。当前,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办公条件得到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渐见成效,未来马院建设也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不断创新发展。二是思政课要学会作为。思政课教师需站稳讲台,提升教学艺术性和感染力,学会做科研,提升学术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三是马院工作要学会共享成果。注重成果共享,促进教师共同成长,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推动学院整体发展。
此次开学工作大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学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全体教师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中,共同推动学院事业再上新台阶。
供稿:张紫媛
审稿:宋慧